解读马化腾的精明

2008-07-28 13:49:07    深圳新闻网 佚名   我要评论0   我要收藏   
打印
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言及腾讯的成功,创始人马化腾并不讳言“模仿”二字,但为何他的模仿会如此成功

        34岁就开始寻找“接班人”

        马化腾对公司治理的精明,几乎是天生的。2005年,年仅34岁的他,就开始为自己寻找“接班人”了。

        更为奇妙的是,腾讯的“接班人”不是“你上我下”式的换位,而是“双打”:新的职业经理人与创始人同时出现在管理岗位上。

        “人一多,产品线一多,规范管理的压力落在我们这些创业者身上,确实很容易出现问题”,马化腾这样解释引入职业经理人的目的。于是,来自高盛的刘炽平先后担任首席战略官和总裁,来自微软的熊明华担任联合首席技术官,来自阳狮广告的马来西亚籍华人刘胜义担任网络营销执行副总裁,来自华为的刘成敏担任无线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……马化腾与刘炽平、张志东与熊明华各自配对的“混合双打”由此形成。

        记者手记

        如果,只是如果

        短短十年,小企鹅变成了互联网圈子里人人谈论的“帝企鹅”。而这个历程,有太多的空间让我们去假设———

        如果当初马化腾答应60万元转手OICQ;

        如果哪家网站真的开出了100万元的支票;

        如果微软的MSN早两年进入中国市场;

        如果新浪、网易们不是那么晚才想到做即时通讯;

        如果创始人按照出资多少瓜分股权……

        每一个“如果”的发生,都足以永远改变“小企鹅”的行走轨迹。然而,历史不容假设。腾讯的成功,纵然有着太多的偶然因素,但它不能成为我们探究其必然的障碍。

        从马化腾这个创始人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个新兴企业家的商业嗅觉和执着。正是这样,才能让他在众人不看好时,依然坚守着“腾讯价值100万元”的判断;才能让他在创业一开始就为几年后可能出现的股权纷争拉开了“死结”。

        这种商业嗅觉,不同于中国第一代企业家草莽似的拓荒,腾讯也因此避免了第一代中国企业悲剧式倒下的命运。

        马化腾的精明还不仅限于此。与多数企业家小有成就时的狂妄与自得相比,马化腾常常显露出不合时宜的忧虑。和他谈话,听到最多的,不是腾讯的成功,而是腾讯的危机。

  他害怕腾讯被超越、害怕QQ被用户抛弃、害怕创始人越来越跟不上公司的发展步伐……这不由得让人想起被封为“企业家领袖”的任正非当年那篇《华为的冬天》。只有在夏天的时候,为过冬准备“棉衣”,企业才能做到基业常青,这或许是马化腾给出的又一个启示。

1 2 3 4 5

图文推荐

总裁汇O2O拟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平台

独家策划

更多
首届全国智能制造(中国制造2025)创新创业 在通往无人驾驶的神奇之路上,英特尔勇往直 蒙牛管理层巨变创始人牛根生辞职5年后重新
关于我们  |   法律声明  |   联系我们  |   网站导航  |   支付方式

工信部备案: 粤ICP备18005112号    公安部备案: 44030602004322

版权所有 总裁网 Copyright © 2007-2024 iChinaCEO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